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飙升,汽车后市场的前景也日益被各界所普遍看好。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就预测,未来10—1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每年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015年,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的产值将有望达到70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后市场。
维修、二手车、保险等服务项目,正成为厂商新的掘金利器
事实上,这一预测并不是一种“盲目乐观”。在过去几年,汽车后市场的高速增长势头就已经开始出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年营业额为880亿元。到2009年,这一数字就飙升到了2400亿元。而到了去年,市场规模又进一步扩容至5000亿元,年增速高达26.9%。
在国内车市步入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如此亮眼的增长,再加上后市场行业40—50%的可观利润,使其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一块诱人的“新奶酪”。
据相关人士介绍,在具有很大汽车保有量的成熟市场,高度发达的汽车后市场早已成为许多零部件商、经销商和独立运营企业的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而在我国,到目前为止,零部件供应商收入和利润主要依靠汽车总装市场,而汽车经销商的收入和利润则主要依靠新车销售。但随着新车需求增长放缓以及激烈的竞争,近年来新车销售面临较大的价格和利润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汽车后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无疑为广大的汽车经销商创造了一个新的盈利空间,引得他们争相抢食。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井喷式增长后,目前国内的汽车经销商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是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对于经销商来说,在未来要想实现生存和发展,转型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此期间,积极布局后市场已经成为战略转型的关键。” 庞大汽贸董事长兼总经理庞庆华直言不讳地说,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靠卖车赚钱,对于经销商来说,摆在面前的路只能是等死。这,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所以,不仅仅庞大在做,所有的经销商都在做,只不过有的做得比较深入,有的做得比较肤浅而已。
他坦言,此前,经销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新车销售。这种盈利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应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目前庞大正致力于由原来的新车驱动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化,希望能够把车辆和服务一起销售给客户,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庞大,这种战略被称之为“双核动力”,即新车销售动力+后市场的增值服务动力。据悉,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庞大集团从去年开始研发了八项增值服务,包括了精品、维修、二手车会员、延保、保险、网销等八项后市场项目。通过将近一年的市场印证,这一战略转型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庞庆华说,在研究欧美等国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构成后,他们发现,新车销售能够贡献的利润比例仅为30%左右。而包括二手车、维修、零配件在内的后市场,所占据的利润比则达到了70—80%。因此,庞大此番战略转型的初步目标,就是能够使后市场的利润贡献达到50%左右。“预计到今年年底,就能基本实现这一目标。”
而在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林雷看来,当前经销商在发展后市场的过程中,还有几大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高品质的标准零部件的供应问题。
林雷说,后市场要想独立发展,就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零部件,但是目前零部件很多情况下仍由汽车厂商所控制,称之为原厂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使后市场服务商得到较高品质、标准的零部件就成为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此外,服务的选址问题,以及规模化的连锁管理水平和庞大的人才需求,也是经销商必须面对的两大难题。这些问题,都是经销商在开拓后市场的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