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轻微卡 >
王瑞祥: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32 日期:2013-12-13

当前,汽车工业正处在大力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重点,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摆在汽车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31213汽车转型.jpg

“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汽车工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又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如是说。

在他看来,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成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汽车产业跌入低谷的背景下,我国的汽车行业和企业主动调整,克服了连年市场环境趋紧、需求趋缓的波动影响,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通过调结构和转方式,汽车行业在推进产业布局调整、企业兼并重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初见成效。

第三,针对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汽车工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突出协同创新,并在加大研发投入,摒弃简单模仿,提升有标准、有技术体系支撑的正向开发能力上下功夫,使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第四,近年来,汽车工业按照国家节能减排部署要求,加大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市场投放力度,并在参与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市场培育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第五,借助国家有关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当前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所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王瑞祥指出,一方面,由于原始创新技术匮乏、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汽车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另一方面,大而强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的缺乏,产业生产集中度的偏低,以及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滞后,相关工业协同发展机制的有待完善,还造成了国内汽车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

再者,能源、环境、气候矛盾的日益加剧,还使得产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实现人、车、社会和谐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

此外,相关刺激政策退出后,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增速受阻,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中国品牌事业板块经营困难,难以支撑自主品牌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国内尚未形成国际一流水准的企业和品牌,这与我国汽车大国的位置也不相匹配。

“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下,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谓是困难与利好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王瑞祥说,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深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也就已经成为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

为此,汽车产业要围绕以下重点任务,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二是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攻方向,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构建绿色新型产业链;五是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目标,打造产业整体竞争力;六是以建设汽车社会为己任,巩固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在此次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会上,与会的行业和企业代表本着联合互动、协同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建立中国汽车产业联盟的倡议,并且还起草了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据悉,中国汽车产业联盟是产业更大的合作平台,接下来中国机械联合会和中汽协等组织将会认真做好联盟章程的修订和相关组织工作,以促进联盟的尽早组建。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作为关乎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大事,也将由相关机构积极和政府部门沟通,争取将其列入国家或政府部门的权威文件,成为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