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轻微卡 >
今年我国汽车内需或达2470万辆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1 日期:2014-01-24

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情况超出不少业内人士预期。其增速普遍出现明显回升,全年国内汽车需求达到200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而在刚刚结束的201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制造业处处长李伟利,针对去年车市表现及今年车市内需做了分析解读。

20140124微车1.jpg

交通状况也是制约汽车消费的因素之一

在李伟利看来,相对商用车的复苏回暖,乘用车的表现更加惊艳。其呈逐步走高态势,9—12月的市场需求数量和增速,可以说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究其原因,上半年,除刚需外,如下三个方面促进了车市增长:一是潜在购车者,因限购产生了恐慌性购买,传闻限购的城市的年度汽车销量增速都较快;二是乘用车用户换车周期一般为3到7年,2009到2010年刺激政策造成车市井喷,今年已然到了用户换车的高峰;三是中央“八项规定”中提到,要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等内容,间接地催生了新的用车需求。

20140124微车2.jpg

微车企业需在三四线市场继续发力

至于9-12月车市迎来突出表现,主要因为前面讲到的三大因素继续存在,并且在下半年其“功效”没有减弱态势。加之,此间经济开始回暖,乘用车市场出现全面回升;豪华车、进口车、B级车等均高于总体速度。

而对于2014年的汽车市场,李伟利预计,以下三个因素将会左右其具体表现。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规律”,即车市长期潜在的增长率。未来十年,乘用车仍将以10个百分点左右的年均速度增长,大致相当于GDP增速的1.5倍。若以未来总人口为15亿测算,当“同步”日本百人拥有汽车4.51辆这一水平时,中国市场上的汽车销量饱和水平或将达到6771万辆。

其次,经济因素不能忽视。众多权威机构预测,2014年GDP增长将在7.5%左右。这对包括商用车在内的汽车市场来说,也是一种相对利好。

再者,政策与环境值得关注。促成去年上半年车市表现超出刚需的三大原因还将继续存在。其中,随着天津限购由传言变现实,今年恐慌性购买或持续出现;中央“八项规定”对乘用车的正向作用更是可能加大。毕竟,限制公车购买和其使用政策的深化改革,使得公务员购车成为新的趋势。而接下来,“改革”更有希望传递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又会产生一部分新的购车人群。

综合而言,李伟利认为,对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总体汽车内需将由2013年的2222万辆上升到2470万辆,同比增长11%左右。而乘用车方面,则会上涨为1860万辆,增幅在14%左右;商用车方面,则可能出现一个微增长,内需将由去年的595万辆上涨到今年的610万辆,增幅为2.5个百分点。